您好,欢迎访问优校网! 收藏本页 手机访问
今天是:
汉字 滯

zhìㄓˋ

  • 读音zhì
  • 总笔画
  • 总笔画14画
  • UNICODE6EEF
  • 五笔IAQH
  • 仓颉EKPB
  • 郑码VEWL
  • 四角34127
  • 笔画顺序点、点、提、横、竖、竖、横、撇、竖弯钩、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

基本字义

  1. 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留。~銷。~空。呆~。~產(產婦臨產後總產程超過30小時者)。~針。~下(痢疾的古稱)。
  2. 遺落:“此有~穗” 。

详细解释

  •  zhì 

〈動〉

  1. (形聲。从水,帶聲。本義:水流不暢)
  2. 同本義 [stagnant]
    1. 滯,凝也。— — 《說文》
    2. 凡珍異之有滯者。— — 《周禮· 廛人》
    3. 淹回水而凝滯。— — 《楚辭· 涉江》
    4. 流而不滯。— — 《淮南子· 時則訓》
  3. 積壓。長期積存,未作處理 [overstock]
    1. 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 — 《周禮· 泉府》
    2. 尚書省滯訟不決者,詔徵平治。— — 《新唐書》
    3. 又如:滯獄(指因積壓或拖延未予審決的案件);滯訟(積壓的訟案);滯積(積壓);滯貨(積壓的貨物)
  4. 停止;阻塞;靜止 [stop;be motionless;be at a standstill]
    1. 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 — 《淮南子· 原道訓》
    2. 又如:滯用(停止運用);滯淹(閉塞,不通暢);滯越(阻塞);滯著(阻塞;不能宣泄)
  5. 鬱積 [smolder]
    1. 氣不沈滯。— — 《國語· 周語》。注:“積也。”
    2. 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 宋· 蘇軾《與王定國書》
    3. 又如:滯念(凝結在心中的思念);滯思,滯想(凝聚心頭的想念);滯怒(積於心中的憤怒);滯氣(鬱積之氣);滯憤(積憤)
  6. 凝聚,積聚 [condense;congeal;coagulate]
    1. 慼慼多滯念,置酒宴所歡。— — 晉· 陸機《擬青青陵上柏》
    2. 又如:滯念(心中凝結的思念);滯血(淤積的血液);滯底(凝集)
  7. 陷入;沉抑 [land oneself in]
    1. 卿方當富貴,必不容久滯屈。— — 《南史》
    2. 又如:滯羽(喻陷於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滯抑(受壓制);滯屈(賢人沉抑,不得升進);滯淹(人沉抑於下而不得升進)
  8. 暫時停留於某處;逗留 [stay]
    1. 幾宵因月滯三湘。— — 姚鵠《送黃頗歸袁》
    2. 又如:滯淫(長期曠廢;長久停留;久雨不停);滯遊(久遊未歸);滯客(久處下位而未得升遷的人)
  9. 遺落;遺漏 [leave over]
    1. 此有滯穗。— — 《詩· 小雅· 大田》
    2. 又如:滯器(遺漏未用的人才)

〈形〉

  1. 久,長期 [long-term]
    1. 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 《國語· 魯語》。注:“久也。”
    2. 且眩瞀滯疾,不堪久待。— — 《後漢書· 韋彪傳》
    3. 又如:滯病(久病);滯疾(久病);滯役(長期供職);滯恥(久未洗雪的恥辱)
  2. 反應遲鈍;缺乏活力、生氣或成效 [sluggish]
    1. 卿年少壯,而心力多滯。— — 《金史· 宗尹傳》
    2. 又如:滯碾人(言語、行爲愚笨的人);滯夯(不靈便);滯拙(遲鈍笨拙);滯色(面帶晦氣);滯晦(呆滯而暗淡)
  3. 固執;拘泥 [stubborn]
    1. 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 明· 呂坤《別爾贍書》
    2. 又如:滯固(固執而不變通);滯執(固執;不通達);滯隅(謂偏執一端);滯痼(拘執);滯疑(拘泥和疑慮)
  4. 深奧;不易通曉 [abstruse]
    1. 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釋典,雖碩德名僧,莫不請質疑滯。— — 《南史》
    2. 又如:滯例(難解的條例);滯說(難理解的說法);滯義(疑難的意義)

国语词典

  •  zhì ㄓˋ 

〈動〉

  1. 停留、靜止。
    1. 《淮南子· 原道》:「是故能天運地,輪轉而無廢。」
    2. 《文選· 何晏· 景福殿賦》:「鳥企山峙,若翔若。」
  2. 凝聚、積聚。
    1. 《周禮· 地官· 廛人》:「凡珍異之有者,斂而入于膳府。」
    2. 《新唐書· 卷九七· 魏徵傳》:「尚書省滯訟不決者,詔徵平治。」

〈形〉

  1. 不流通。
    1. 如:「凝」、「積」。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例切,音彘。【說文】凝也。【周語】震雷出滯。

又積也。【魯語】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又漏也。【詩· 小雅】此有滯穗。

又【周禮· 地官· 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疏】謂沈滯不售者。

又【左傳· 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

又【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

又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

又【韻補】叶直帶切,音與????近。【楚辭· 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外语翻译

  • 英语: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 德语:blockieren, verhindern, stauen, stagnieren (V)
  • 法语:stagner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ʂʅ˥˧
  • 唐代读音: *djhiɛ̀i
  • 日语读音: TODOKOORU
  • 韩语罗马: CHEY
  • 现代韩语: 체
  • 越南语: sệ
  • 客家话: [沙头角腔] tsie5 [梅县腔] tche.5 [宝安腔] ce5 [客英字典] che5 [台湾四县腔] ce5 [东莞腔] ce5 [海陆腔] che5 [客语拼音字汇] ce4
  • 粤语: zai6
  • 潮州话: ti3
  • 近代音: 照母 齊微韻 去聲 製小空;
  • 中古音: 澄母 祭韻 去聲 滯小韻 直例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曷部 ;王力系统:定母 月部 ;

相关链接

字的组词

滯字的词语

滯字的成语

滯字开头的词语

滯字结尾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