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优校网! 收藏本页 手机访问
今天是:
汉字 炳

bǐngㄅㄧㄥˇ

  • 读音bǐng
  • 总笔画
  • 总笔画9画
  • UNICODE70B3
  • 五笔OGMW
  • 仓颉FMOB
  • 郑码UOLO
  • 四角91827
  • 笔画顺序点、撇、撇、点、横、竖、横折钩、撇、点

基本字义

炳bǐngㄅㄧㄥˇ
  1. 光明,显著:彪~。~蔚。~映。~焕。~耀。
  2. 点,燃:~烛。

详细解释

  •  bǐng 

〈形〉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bright]
    1. 炳,明也。——《说文》
    2. 其文炳也。——《易·革》
    3. 炳炳,明也。——《广雅》
    4.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mark able;shining]。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

  1. 点燃 [light]
    1.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2.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show]。如:炳耀
  4. 照耀 [shine]。如:炳映(照射)

国语词典

  •  bǐng ㄅㄧㄥˇ 

〈形〉

  1. 显著、光明。
    1. 如:「功业彪」。
    2. 《易经·革卦·象曰》:「大人虎变,其文也。」
    3. 《文选·班固·宝鼎诗》:「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兮被龙文。」

〈副〉

  1. 明白。
    1.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
    2.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三乘佛家滞义,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

〈动〉

  1. 持拿、执握。
    1. 《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2. 《文选·谢惠连·雪赋》:「燎薰????兮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康熙字典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說文】明也。【玉篇】明著也。【易·革卦】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又【集韻】百猛切,音浜。義同。

又陂病切,音柄。火明也。

又叶彼兩切。【揚子·太𤣥經】彪如在上,天文炳也。鴻文無範,恣意往也。【郭璞·山海經畢方贊】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景,于兩切。 【玉篇】亦作昺。【集韻】或作昞。範字原作艸下𨊠。

外语翻译

  • 英语: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 法语:brillant,splendide,éclatant,lumineux,illustre,remarquable,splendeur

说文解字

明也。从火丙聲。兵永切

(炳)朙也。易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从火。丙聲。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piŋ˨˩˦
  • 唐代读音: biæ̌ng
  • 日语读音: AKIRAKA
  • 韩语罗马: PYENG
  • 现代韩语: 병
  • 越南语: đòng bính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 粤语: bing2
  • 近代音: 幫母 庚青韻 上聲 丙小空;
  • 中古音: 幫母 梗韻 上聲 丙小韻 兵永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唐部 ;王力系统:幫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