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削 | ⒈ 谓一个一个地消灭。 ⒈ 谓一个一个地消灭。 引 老舍 《四世同堂》五:“你们的大队人马来,我们会一个个的零削你们!” | 
            | 削刻 |  | 
            | 秀削 |  | 
            | 黜位削地 |  | 
            | 锄削 | ⒈ 犹削除。 ⒈ 犹削除。 引 唐 韩愈 《董府君墓志铭》:“太师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锄削荒纇。” | 
            | 洗削 |  | 
            | 窜削 | ⒈ 犹删改。 ⒈ 犹删改。 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又号 按孔子。言窜削至多,纸面穿穴,故名 按孔子。” | 
            | 克削 | ⒈ 刻削,裁剪。 ⒉ 克扣。 ⒈ 刻削,裁剪。 引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剋削綺縠,寸窃八采,以成榆叶、无穷、水波之文。” ⒉ 克扣。 | 
            | 书削 |  | 
            | 家削 | 词语解释 家削 [ jiā xuē ] ⒈ 周代,大夫采地与公邑土地交错相间,凡离国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内的大夫采地称为家削。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大夫采地与公邑土地交错相间,凡离国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内的大夫采地称为家削。 | 
            | 刮削器 | 词语解释 刮削器 [ guā xiāo qì ] ⒈ 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制成的一种切割和刮削工具。因形状不同,可分为长刮器、短刮器和圆刮器等。 引证解释 ⒈ 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制成的一种切割和刮削工具。因形状不同,可分为长刮器、短刮器和圆刮器等。 | 
            | 兵挫地削 | 词语解释 ⒈ 挫:失败;削: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 
            | 裒削 |  | 
            | 删削 |  | 
            | 笔削褒贬 | 词语解释 ⒈ 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 削牍 |  | 
            | 洗削更革 |  | 
            | 削灭 |  | 
            | 削斥 |  | 
            | 削球 |  | 
            | 刮削 | ⒈ 同“刮” 英 scrape; pare away; ⒉ 用刀具的高度剪切或滑移作用来切除金属薄层或薄屑。 英 skiving; ⒈ 用刀具拂刮或切削,使物体光洁平整。 引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断木为槧,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 《旧唐书·职官志三》:“主药、药童,主刮削擣簁。” 吴组缃 《山洪》五:“章大官 得到信,连忙放下手里正在刮削骨节预备镶配叉头的竹竿。” ⒉ 犹刮磨。擦拭。 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 | 
            | 影削 |  | 
            | 日削月割 |  | 
            | 削肩 |  | 
            | 峻削 | ⒈ 陡峭。 ⒉ 指药性猛烈。 ⒈ 陡峭。 引 唐 李邕 《石赋》:“峻削标表,汗漫仪状。”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两崖峻削,捫壁往,忽洞开如门。”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 ⒉ 指药性猛烈。 引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谓其滞食也,而投峻削之剂以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