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怀古三首

楚江怀古三首朗读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

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

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楚江怀古三首》马戴 古诗注释

⑴微阳:落日的残照。楚丘:泛指湖南的山岭。
⑵木兰舟:船的美称。木兰是一种美丽的树木,高大的树干可以做船。
⑶广泽:指青草湖,周长二百六十五里,与洞庭湖相连,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
⑷云中君:云神。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此处亦兼指屈原。
⑸竟夕:整个晚上。

《楚江怀古三首》马戴 古诗鉴赏

这组诗以第一首最为知名。此篇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 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诗人描写了洞庭湖的风景,凭吊屈原,抒发了自己羡慕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自己苦闷忧伤的心境。

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此诗的艺术风格,确实别具只眼。

秋风遥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入耳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照眼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游在湘江之上,对景怀人,屈原的歌声仿佛在叩击他的心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

黄昏已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同是用五律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太原早秋》),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旅夜书怀》),都是所谓“高华雄厚”之作。而马戴此联的风调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田同之《西圃词说》),“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

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诗,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楚江怀古三首》马戴 古诗创作背景

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初年,原在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省常德市)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楚江怀古三首》马戴 古诗》。

《楚江怀古三首》的诗词大意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啼洞庭树,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广泽生明月,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君不投降,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惊吓鸟离开没有关系,寒蛩鸣我身边。
芦洲生晨雾,兰隰下微霜。
列宿分荒野,空注入大荒。
看明月山等,聊自整说装。
野风吹蕙带,突然下雨滴兰桡。
屈宋魂黑暗寂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犯晚景,海树入回潮。
想折寒香推荐,神明难道可以招。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楚江怀古三首》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贝守一

园林桃李争妍,我有兰花数朵。

杯盘笋蕨鲜肥,恁地有何不可。

宋代:杨万里

楝得疏花折得回,银瓶冰水养教开。

忽然灯下数枝影,唤作窗间一树梅。

岁律又残还见此,我头自白不须催。

相看姑置人间事,嚼玉餐香咽一杯。

宋代:萧立之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唐代: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宋代:陈傅良

背山面水竹周遭,虽乏楼台气已豪。

更得好花千百本,中间容我诵庄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