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台怀古

粤王台怀古朗读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粤王台怀古》廖燕 古诗注释

[1]粤王台:即越王台,赵佗所建。秦亡,赵伦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时,赵佗又自立为南越武帝。汉文帝时,赵佗接受汉使陆贾的劝告,上书称臣。
[2]粤峤:峤(qiáo),尖而高的山。粤峤,同“穗”岭,即广州的山,指越秀山。
[3]拜汉台:指越王台。因赵佗终于归顺汉朝,故说拜汉。
[4]“东南”句:东南半壁,即东南的半壁山河,此指岭南。这句说,(登台远望)东南半壁山河全部展现在眼前。
[5]“命归”句:命,命运;亭长,指刘邦,因刘邦参加农民起义前曾任泗水亭长。这句说,命远注定要归刘邦得占王业,统一天下。
[6]“人起”句:人:指赵佗;炎方,南方。这句说,赵佗崛起于南方,也显示出有称霸一方的才能。
[7]“日月”句:这句说,日月在天空运行,是从地下转过来的。日月,暗合“明”字。隐括含意是:抗清斗争还在继续,复明仍有希望。
[8]“蛟龙”句:这句说,蛟龙入了大海,还会随着潮水卷回。这句是上句的同义反复,隐括含意是:失败的抗清势力还会复炽,希望有朝一日,局势会出现转机。
[9]“山川”句:山川,此代指中国。这句说,中国有雄图大志的人,自古至今,相传不绝。
[10]“槛外”句:槛(jian),栏杆。这句说,(越王台)栏杆之外,时有电光缭绕,雷声不绝。共隐括的含意,是借用《易经》丰卦所说:“雷电皆至,丰。”因为雷的威力大,电能产生光明,而雷电并至,故说“丰”(盛大)。

《粤王台怀古》廖燕 古诗创作背景

廖燕于1757年(康熙二十二年)所写的《草亭诗集序》说:“余十年前游羊城,寓友某家,检架上书阅之。”又在《上某郡守书》说:“燕始学为文……家贫无书……走羊城。闻某故老家多书,上书请读。期年,读其书几遍。”

由此推知,廖燕在1747年(康熙十二年)初至广州,为时一年。这一年十二月,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发动叛乱,三藩之乱起。数月之间,连陷辰州、沅州等地,据岭南六省。此时,斗争性质未明,廖燕寄予复明厚望。于是,在广州写了这首诗,时间当在1747年末,或1748年春。

《粤王台怀古》的诗词大意

我还在任汉粤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在炎热的地方看到霸才。
日月运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听到绕闪电雷鸣!*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粤王台怀古》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明代:樊阜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

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宋代:释文珦

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

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宋代:宋太宗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若向此中明此义,十洲洞府蕴馨香。

唐代:李德裕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

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

宋代:范成大

前年送君朝明光,今年送君还故乡。

锦官楼上一樽酒,万里阊门折杨柳。

吴波沄沄蜀山苍,人生行路如许长。

相逢相送鬓如雪,人生能禁几离别。

房湖风月开春台,石湖水云归去来。

西棹东帆君未了,相逢还向阊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