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晋阳故城书事

过晋阳故城书事朗读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人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

《过晋阳故城书事》元好问 古诗注释

晋阳故城:在晋祠东北十里的古城营。春秋末晋国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创建。后历北齐、唐、五代经营,晋阳成为北方重镇,北宋赵光义,在公元 979年攻克太原灭掉北汉后,火烧水淹,废弃这座历时一千多年的古城。于晋阳北四十里的唐明镇(今太原市区),修筑了太原城。
惠远祠:即晋祠,北宋熙宁中称晋祠为惠远祠。
西山:指晋祠背后的悬瓮山。
中原北门:晋阳是北方重镇,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
想见句:想见当时晋阳城巍巍高耸插入云。
望川亭:在晋祠圣母殿后悬瓮山巅。
系舟山:在太原市北百余里。角龙秃:北宋统治者认为晋阳是“龙城”, 系舟山是龙首,所以,在毁灭晋阳之后,又把系舟山顶铲平。
薛王:即刘继元,刘承钧养子,本姓薛,即王位后称薛王,公元 979年降 宋。
大夏门:晋阳城北门之一。太原古称大夏,故名。
唐明村:即唐明镇,今太原市旧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带。
巨屏:指晋阳城为北方巨大屏障。
河洛句:指中原一带为契丹、金、蒙铁骑蹂躏。
苍龙、玉虎:指晋阳城宫殿的雕饰物。金雀觚棱:喻雕物的精致和建筑的 高大。
死恨句:宋灭北汉后,将太原四万居民从太原迁往洛阳。
南人句:这句说宋朝统治者讲究迷信。禨祥:禨,音机,福;祥。
畚锸:音本叉,指箩筐和铁锹。开连岗:指来毁灭晋阳城之后,在唐明镇 筑太原新城。
官街句:宋朝统治者为了钉死太原龙脉,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
渠:他,他们,措赵末统治者。
却到:等到。
官家:对皇帝的称呼。

《过晋阳故城书事》的诗词大意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去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地势雄,想象城市烟雾缭绕中。
望川亭上查阅古今,但有一浪摇动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牛角秃,白塔一摧城沦陷。
薛王出来投降的人不下,屋瓦乱飞如箭头。
汾流决定人大夏门,府治所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去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束阙苍龙西玉虎,金雀棱角上云雨。
不论居民与政府,仙佛所房屋我百所。
鬼役天才能干万古,争取教育一炬成焦土。
到现在老人哭着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方人鬼巫好吉凶,万民畚箕铁锹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攻破并州他也灭亡。
多久却到太平了,再看官家筑晋阳。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过晋阳故城书事》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释文珦

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

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明代:樊阜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

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宋代:范成大

前年送君朝明光,今年送君还故乡。

锦官楼上一樽酒,万里阊门折杨柳。

吴波沄沄蜀山苍,人生行路如许长。

相逢相送鬓如雪,人生能禁几离别。

房湖风月开春台,石湖水云归去来。

西棹东帆君未了,相逢还向阊门道。

宋代:宋太宗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若向此中明此义,十洲洞府蕴馨香。

唐代:李德裕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

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