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朗读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纳兰性德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七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淮南子》:“乌鹊填河以成桥而渡织女。” 白狼河:今辽宁省之大凌河,古称白狼河。
星桥:即鹊桥、天河中的鹊桥(由星辰所组成的“桥”)。庚信《七夕》:“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河鼓,星官名,即何鼓,牵牛星。《尔雅·释天》:“何鼓谓之牵牛。”
清漏:漏,漏壶,古代记时器。此言清晰的漏壶滴水声。
金风玉露:金风,秋风。玉露,白露。谓秋天已到。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冷香:本指清香之花,后亦代指女子。清侯方域《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狭斜游者也。”本词则借指闺中妻子。又,冷香指焚香已熄。亦通。
天孙:织女星。《史记·天官书》:“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者,天孙也。”司马贞索隐:“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纳兰性德 赏析

这首咏七夕的词大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七夕”之日,此时纳兰任三等侍卫,是第一次扈驾出巡塞外。严迪昌《清词史》评论说:“情怀迥然不像出于华阀的‘富贵花’所有,这就是纳兰才性异于常人处。有谁如纳兰这样年方青壮、位处清贵,却把随天子出巡看成行役天涯的苦差使呢?”的确,纳兰不单在他的悼亡之作中表现了凄怀苦情,即使写扈驾出巡、奉命出使等理应有所开怀的作品中,也是溶满了戚戚苦语,怅怅苦情。本篇所写的塞外七夕之景之情,无不凄迟伤感。羁栖之苦,怀念闺人之意,可谓淋漓尽致。谭献在《箧中词》里说:此篇“逼真北宋慢词”。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的诗词大意

白狼河北秋季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想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
等待回踩榆花,那时候才告诉。
只怕重逢,明明相对更无语。
人间离别无数,向瓜果席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页,毕竟随着风何处。
羁住辛苦,计算还没有抵达房子,冷香哭着天明。
今夜天孙,笑人忧愁似乎同意。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范成大

前年送君朝明光,今年送君还故乡。

锦官楼上一樽酒,万里阊门折杨柳。

吴波沄沄蜀山苍,人生行路如许长。

相逢相送鬓如雪,人生能禁几离别。

房湖风月开春台,石湖水云归去来。

西棹东帆君未了,相逢还向阊门道。

宋代:释文珦

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

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明代:樊阜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

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宋代:宋太宗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若向此中明此义,十洲洞府蕴馨香。

唐代:李德裕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

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