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华山

题九华山朗读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

《题九华山》的诗词大意

记得听到九华山,还在童年年。
浮沉任名路,看抬头会无缘。
罢职池时,又遭遇迎送牵。
藉此契诚愿,眺望上床前。
何况正值春正浓,气色不全。
有的像碧玉静,或者像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有的映红彩霞天。
呈姿态既不一,变化何止千。
巍峨本来没有动,崇峻性难道偏。
外景从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致力于道志更坚。
颜色与山差异性,性格都山也是这样。
境变化山不动,性存在形自升。
自升不阻止习俗,从定不失去贤才。
浮华与朱紫,怎么可以迷惑的心田。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题九华山》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唐代:李德裕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

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

明代:樊阜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

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宋代:释文珦

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

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宋代:范成大

前年送君朝明光,今年送君还故乡。

锦官楼上一樽酒,万里阊门折杨柳。

吴波沄沄蜀山苍,人生行路如许长。

相逢相送鬓如雪,人生能禁几离别。

房湖风月开春台,石湖水云归去来。

西棹东帆君未了,相逢还向阊门道。

宋代:宋太宗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若向此中明此义,十洲洞府蕴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