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丙子送春

兰陵王 丙子送春朗读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

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

【注释】:
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丙子指的是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在这年攻入临安,掳去恭帝和太后、宰相及部分宗室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是继续与抗元。这首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写春天,实际上却象征着南宋,“送春”就是哀悼南宋的灭亡。在词中作者描绘故国沦陷后的衰败景象,反映南宋遗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作者的无限悲痛之情。
《兰陵王》是词中的长调,共分三段。第一段写临安失陷后的衰败景象及词人的感受。“春去人间无路 ”是全词的主题句,词中各段发端,均以“春去”领起,并围绕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加以发挥。“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用对比手法写出临安失陷前后的不同画面,“芳草”、“秋千”,写出元军陷城前的景况。“芳草”,又暗喻送别。这首词的“芳草”却不是隐喻一般的离情,而是送别一个朝代,汉家王朝仓皇南奔,故国何在?凄苦之情,怎能自己。“风沙暗南浦”,则意味着元军攻陷临安后的摧残践踏,又象征着南逃群臣们的危厄前景。“南浦 ”本指分别之地 ,此处却暗指南宋故土,补充了 “春去人间无路”“慢忆海门飞絮”写词人挂念着的宋室君臣,想象他们如柳絮一般飘泊无处归依。作者首先着笔于“海门” ,说明他寄希望于南逃的端宗,也反映了作者有随端宗南行之愿 ,但却因风沙隔阻,无路可通。“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三句转写眼前的现实,临安一派残破衰败之象:狂噪的鸦君在颓城上空掠过,北斗失向,城池颓圮;元宵前夕本应是华灯照耀的都城,到此时已黑暗一片寻不到灯的踪迹。“乱鸦”,暗喻元军,“斗转”,暗示南宋王朝的陨落。“试灯”,元宵前的张灯预赏。临安失陷于二月,春来时尚可见元宵灯景,至三月春归,则南宋已亡,所以说“不见来时试灯处”。
第二段写春天归去以后,南宋君臣与庶民百姓所遭受的亡国之痛 。“春去 ,最谁苦?”以设问句过渡,“苦”字用得醒目尖锐。下面连用三个分句,分写三个方面形象回答:“箭雁沉边”,写被掳北去的君臣,如同被射中的大雁,坠落到遥远北方,永无归日,“梁燕无主”,以“无主”的“梁燕”喻南宋臣民,大厦将倾,凄惶天依“杜鹃声里长门暮”,写临安宫苑凄惨悲凉景象,暮色之中,“长门”闭锁,唯有杜鹃啼血而已。三个分句,用“但”字领起,一气呵成。“玉树”三句,紧承前三句的意韵。摹写亡国的悲痛之情。“玉树”本指汉宫中之物 ,王朝倾覆,故“玉树凋土”,就连那金铜仙人也不免有辞离故国的悲伤。“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二句,用“衰兰送客咸阳道 ”诗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玉树”、“泪盘”,都用来喻宋。“斜日未能度”,指“铜仙”,依依不舍,行动缓慢,标志着被迫北去的君臣对故国的无限留恋,与词题“送春”之意。第三段写故国之思。仍以设问总起:“春去,尚来否?”“来”字重如千钧,怀有深深眷念之情。下面接着以江总、庾信之事来抒写亡国之痛。江总在陈后主时仕至尚书令,故称“江令”;陈亡后,他入隋北去。庾信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著有《愁赋》,以抒郁抑之情。词人此时此刻的忧恨之情与古人相同 ,因此以“正”字领出 “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两四字对句。同时,借风雨尽日袭击苏堤来渲染气氛,与第一段“斗转城荒”相绾合,使临安的景色更加凄迷荒凉。苏堤在杭州西湖外湖与里湖之间,堤上有六桥,桃柳成荫。此处以苏堤在风雨中飘摇之态,来暗指沦陷后的临安亦如苏堤一样,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送春”之际,作者只能“神游故国”,此二句扣紧“送春”,并对“尚来否”作了回答,说明故国的新春只能梦里依稀得见了。“花记前度”,由“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意仅来表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最后,“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一句,表示“人间无路”,以只能跟“孺子”共话亡国之痛结尾。“孺子”,指作者的儿子刘将孙。这首词写在元军攻破临安之后,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爱的感情,许多词句如“春去人间无路 ”“谁遣风沙暗南浦”等,爱憎分明,显而易见。作者在词中运用借代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如,“春”象征着南宋王朝;“飞絮”暗喻南渡的君臣;“乱鸦”指代占领临安的元军等等。作者将这些日常所见的感受赋予主观的感情色彩。因此充分烘托出南宋灭亡的悲剧氛围 。词的现实性和认识意义,也是通过这种气氛体现出来,为了强调这种氛围,词人运用了某些典故,因此送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本篇是专主寄托的成功之作。作者把南宋灭亡的伤痛哀悼之情和词中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交融浑化“浑化”的高水平,使读者也产生种种感慨。

《兰陵王 丙子送春》的诗词大意

把春去,春去人间无路可走。
秋千之外,芳草连天,
谁派风沙暗南浦?
依依很情绪,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是辛苦?
只箭雁沉边,梁上的燕子无主,
杜鹃的叫声里长门晚。
想玉树凋零土,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人屡次回头看,夕阳没能度。
春去,还来吗??
正江让遗憾告别,庾信愁赋》,
苏堤整天风和雨。
叹息游离于国家,花记前度。
人生流离,看着你,共夜语。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兰陵王 丙子送春》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无名氏

诸公讨未决。

朝忌其事夕失功。

讵可因循守常法。

人心感处是天心,至诚解使金石裂。

形势不宜久冷落,鼓作须及人情热。

每忧奸雄东风尘,它日未易倾巢穴。

人才政事所急者,此间伊吕何常管。

况如耿贾郭李辈,马后牛前谁识别。

黄芽摇寒鴥不飞,鬼洞蛮虚新过雪。

行矣强饭莫饮酒,偷闲读书备施设。

一官皆可行其义,勿学庸人苟岁月。

蹄涔之水无鲲鲸,鸳凤宁肯争鸡楬。

吾皇驻跸浙江西,努力朝宗致忠烈。

星驰电走见相

唐代:毛文锡

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

锁春光,金尊满,听弦管。

娇妓舞衫香暖。

不觉到斜晖,马驮归。

宋代:苏辙

野鹰来,雄雉走。

苍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

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

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雉肥兔饱走不去,野鹰飞下风萧然。

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

高台不可见,况复呼鹰子。

长歌野鹰来,当年落谁耳。

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强。

北兵果南下,扰扰如驱羊。

鹰来野雉何暇走,束缚笼中安得翔。

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

唐代:李建勋

纷纷忽降当元会,著物轻明似月华。

狂洒玉墀初散絮,密黏宫树未妨花。

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

宁意传来中使出,御题先赐老僧家。

唐代:皮日休

一方萧洒地,之子独深居。

绕屋亲栽竹,堆床手写书。

高风翔砌鸟,暴雨失池鱼。

暗识归山计,村边买鹿车。

篱疏从绿槿,檐乱任黄茅。

压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

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

支遁今无骨,谁为世外交。

茧稀初上簇,醅尽未干床。

尽日留蚕母,移时祭麹王。

趁泉浇竹急,候雨种莲忙。

更葺园中景,应为顾辟疆。

静僻无人到,幽深每自知。

鹤来添口数,琴到益家资。

坏堑生鱼沫,颓檐落燕儿。

空将绿蕉叶,来往寄闲诗。

夏过无担石,日高开板扉。

僧虽与筒簟,人不典蕉衣。

鹤静共眠觉,鹭驯同钓归。

生公石上月,何夕约谭微。

经岁岸乌纱,读书三十车。

水痕侵病竹,蛛网上衰花。

诗任传渔客,衣从递酒家。

知君秋晚事,白帻刈胡麻。

寂历秋怀动,萧条夏思残。

久贫空酒库,多病束鱼竿。

玄想凝鹤扇,清斋拂鹿冠。

梦魂无俗事,夜夜到金坛。

闭门无一事,安稳卧凉天。

砌下翘饥鹤,庭阴落病蝉。

倚杉闲把易,烧朮静论玄。

赖有包山客,时时寄紫泉。

病起扶灵寿,翛然强到门。

与杉除败叶,为石整危根。

薜蔓任遮壁,莲茎卧枕盆。

明朝有忙事,召客斫桐孙。

缓颊称无利,低眉号不能。

世情都太薄,俗意就中憎。

云态不知骤,鹤情非会徵。

画臣谁奉诏,来此写姜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