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朗读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烟碧。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

【注释】:
据陆游《京口唱和序》云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壬申,许昌韩无咎以新番阳(今江西波阳)守来省太夫人于闰(润州 ,镇江)。方是时 ,予为通判郡事,与无咎别盖逾年矣。相与道旧故部,问朋俦,览观江山,举酒相属甚乐 。”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途中经采石时作 。(他在镇江留六十日,次年正月即以考功郎征赴临安,故离镇江后不便再有采石之行。)《宋史·孝宗本纪 》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词的上片,采用于动写静手法 。作者随步换形,边走边看 。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实际上,采石矶最高处海拔才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倚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 。《安徽通志》载 :“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由此引出作者联想: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 。其实,这都是作者情感的含蓄外露,把人的主观感受加于客观物体之上。
作者究竟恨什么呢?
韩元吉一贯主张北伐抗金,恢复中原故土,但反对轻举冒进。他愁的是金兵进逼,南宋当局抵抗不力,东南即将不保;恨的是北宋覆亡,中原故土至今未能收复 。“几时极”三字,把这愁恨之情扩大加深,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
如果上片是由景生情 ,那么下片则又融情入景。
“暮潮风正急 ,酒阑闻塞笛。”暮,点明时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风鼓潮势,潮助风波,急骤非常。作者虽未明言这些景象所喻为何,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笛,军中乐器。当此边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沉思什么呢?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 。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诗篇,在人民口头还流 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 :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他壮志难酬 ,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 ,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 ,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者从虚无缥渺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此词含意深长 。它以景语发端,又以景语结尾;中间频用情语作穿插。但无论是景语或情语,都饶有兴致。并且此词虽名为题咏山水之作,但显然寓有作者对时局的感慨,流露出他对祖国河山和历史的无限热爱。向来被认作是咏采石矶的名篇。怪不得元代吴师道认为:在题咏采石蛾眉亭的词作中,没有一篇能赶得上这首词 。(参阅唐圭璋《词话丛编·吴礼部词话》)此词收在韩元吉的词集中。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录此篇,署为刘仙伦作,不知何据。但就风格而言,此词确与韩元吉他词近似;而不像是以学辛词著称的刘仙伦的作品。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的诗词大意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边两个蛾凝眉,
忧愁和遗憾,几时极!
晚潮风正急,酒阑听说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
青山外,远离烟碧。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唐代:李建勋

纷纷忽降当元会,著物轻明似月华。

狂洒玉墀初散絮,密黏宫树未妨花。

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

宁意传来中使出,御题先赐老僧家。

宋代:苏辙

野鹰来,雄雉走。

苍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

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

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雉肥兔饱走不去,野鹰飞下风萧然。

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

高台不可见,况复呼鹰子。

长歌野鹰来,当年落谁耳。

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强。

北兵果南下,扰扰如驱羊。

鹰来野雉何暇走,束缚笼中安得翔。

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

唐代:皮日休

一方萧洒地,之子独深居。

绕屋亲栽竹,堆床手写书。

高风翔砌鸟,暴雨失池鱼。

暗识归山计,村边买鹿车。

篱疏从绿槿,檐乱任黄茅。

压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

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

支遁今无骨,谁为世外交。

茧稀初上簇,醅尽未干床。

尽日留蚕母,移时祭麹王。

趁泉浇竹急,候雨种莲忙。

更葺园中景,应为顾辟疆。

静僻无人到,幽深每自知。

鹤来添口数,琴到益家资。

坏堑生鱼沫,颓檐落燕儿。

空将绿蕉叶,来往寄闲诗。

夏过无担石,日高开板扉。

僧虽与筒簟,人不典蕉衣。

鹤静共眠觉,鹭驯同钓归。

生公石上月,何夕约谭微。

经岁岸乌纱,读书三十车。

水痕侵病竹,蛛网上衰花。

诗任传渔客,衣从递酒家。

知君秋晚事,白帻刈胡麻。

寂历秋怀动,萧条夏思残。

久贫空酒库,多病束鱼竿。

玄想凝鹤扇,清斋拂鹿冠。

梦魂无俗事,夜夜到金坛。

闭门无一事,安稳卧凉天。

砌下翘饥鹤,庭阴落病蝉。

倚杉闲把易,烧朮静论玄。

赖有包山客,时时寄紫泉。

病起扶灵寿,翛然强到门。

与杉除败叶,为石整危根。

薜蔓任遮壁,莲茎卧枕盆。

明朝有忙事,召客斫桐孙。

缓颊称无利,低眉号不能。

世情都太薄,俗意就中憎。

云态不知骤,鹤情非会徵。

画臣谁奉诏,来此写姜肱。

唐代:毛文锡

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

锁春光,金尊满,听弦管。

娇妓舞衫香暖。

不觉到斜晖,马驮归。

宋代:无名氏

诸公讨未决。

朝忌其事夕失功。

讵可因循守常法。

人心感处是天心,至诚解使金石裂。

形势不宜久冷落,鼓作须及人情热。

每忧奸雄东风尘,它日未易倾巢穴。

人才政事所急者,此间伊吕何常管。

况如耿贾郭李辈,马后牛前谁识别。

黄芽摇寒鴥不飞,鬼洞蛮虚新过雪。

行矣强饭莫饮酒,偷闲读书备施设。

一官皆可行其义,勿学庸人苟岁月。

蹄涔之水无鲲鲸,鸳凤宁肯争鸡楬。

吾皇驻跸浙江西,努力朝宗致忠烈。

星驰电走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