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重阳过後

少年游·重阳过後朗读

重阳过後,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将琼萼等闲分。

留赠意中人。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

【注释】:
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在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艳笔:在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 )在枝梢簇集一处,淡雅美丽。这里用对比、反衬手法,益见出在清秋开放的芙蓉之可贵。
“霜前月下”三句着意刻画的是:在清霜中,在明月下,那微斜的红花、淡黄的小蕊,是多么鲜明美丽,真的要叫春天回转了。“霜前月下”,泛写芙蓉开放的环境 ,从另一角度补充“ 朱阑向晓 ”句意:“斜红淡蕊”,具体刻画出芙蓉的“妖艳”;“明媚欲回春”,是芙蓉所引起的强烈感受,它似乎能把萧瑟的秋季化作美好的春天。结拍二句承上抒怀:不要把这美玉般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因花及人,因人惜花,惜花亦惜人,此句为点睛之笔。
这首咏物词,在咏木芙蓉的同时,自有词人的感情在。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少年游·重阳过後》的诗词大意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在庭院的树上叶子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别地斗芳新。
霜前的月光下,斜红淡蕊,明媚想回春。
莫将琼粤等闲分。
留赠给意中人。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少年游·重阳过後》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李彭老

载轻寒、低鸣橹。

十里杏花雨。

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

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

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

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宋代:唐文若

山光水色借春妍,登尽参差下九天。

共看玉泉香案吏,重来点检白云篇。

宋代:方岳

南薰独擅水云乡,不许人间别有香。

是草是花开一遍,春风却似欠商量。

宋代:张埴

今朝二供亦相宜,眼底忘忧粲是诗。

有恨春风不相待,山林着在日长时。

唐代:陆龟蒙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