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

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朗读

几番风雨西城陌。

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

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望中倚阑人,如曾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注释】:
乍看,这似是一首伤春的词,细玩,则不难看出这实则是一首借伤春入笔,抒发词人对“故苑春光”无限怀念的抒情词。他的伤春,不仅仅是感叹春光的流逝 ,而是寄寓了词作者对往日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
金后期,受蒙古压迫,不得不迁都于汴梁,往日繁华的故都燕京 ,已变得荒凉萧条 ,昔日的歌舞升平,繁华似锦 ,正成过眼烟云 ,只有留存在记忆中了,这才是词作者伤春的真正用意。他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依然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虽然他为国家的前途而忧心如焚,但迫于形势及朝廷的猜忌,却也不敢直白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只好以伤春为引,寄寓自己的无限感慨。了解了以上背景,再看这首《春草碧》,自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上片抒发伤春的情感。首句十五个字,写出了几番风雨过后,白花洞,春色逝的凄凉景象,词人触景伤情 ,思绪联翩 ,无限怅惘涌上心头,由春光的流逝,想到了美好岁月的不再,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己 。起句“几番风雨”,点出春光不再的原因 ,“不见”二字,道出词人对春光的寻觅与留恋,当那嫣红的海棠与如雪的梨花确实已“不见”时,无限的惘怅便自然而然地涌上了词人的心头。他是多么希望仍然能够看到那“ 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生机盎然的景象啊 ,但却终是“不见”。因此才有了后面“底事胜赏匆匆 ”的问句和“酒肠窄”的自怨之词。“更笑老东君 ,人间客”。因春之消逝而嘲笑司春的老东君象是匆匆来去人间的过客,转瞬即逝。明明是无尽的惘怅与留恋,却偏偏用了一个“笑”字来传达,所谓强颜欢笑,读来更是让人心酸。
下片,转为剖示词人的心理情态。虽然是胸中愁肠百结 ,但幸有新翻的笛曲 ,酩酊大醉后的信手挥毫,以及那醉望中的“倚栏人 ”,似还可以帮助词人荡除心中的烦恼与忧愁 。然而 ,“倚栏人 ”却只是“如曾识”,似曾相识的“倚栏人”怎能看做是知音,长夜对话 ,以慰愁怀呢 ?值此春色已逝之时,词人心中那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又被失望之水熄灭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阵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则是点晴之笔。道出了昔日燕京今日的荒凉与故苑后宫今日的萧条。句式凄绝哀婉,道出作者的国势不振 ,国家的衰亡而无限感伤 。在国家危难之时,词人追忆往日的繁荣昌盛,感叹盛世的不再,心中不禁悲凉无限。这也是他伤春的真实用意。
全词意境清幽,语言浅近,虽淡淡着笔,言外却有无限感怆,读来意韵绵长。

《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的诗词大意

几番风雨西城陌。
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正从天上给酒肠狭窄。
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依赖有玉管新翻,罗衫醉墨。
倚阑人希望中,如果曾经认识。
旧梦回头何必忍受,所以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天草绿色。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春草碧·几番风雨西城陌》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释印肃

雾露云霞体上衣,何必缘尘百衲披。

大庾岭头拈不起,卢公冷笑秀公痴。

宋代:晏几道

心心念念忆相逢。

别恨谁浓。

就中懊恼难拚处,是擘钗、分钿匆匆。

却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记前踪。

彩笺书尽浣溪红。

深意难通。

强欢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

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宋代:释印肃

一超直入如来地,自是众生不了利。

行住坐卧总皆真,逐末兴心成执滞。

宋代:宋祁

声繁知并举,阵急想斜分。

臆饱江南稻,身随代北云。

足书烦远寄,箭道怯虚闻。

口噤悲黄鹄,相望不及群。

宋代:魏了翁

蜀自开禧后,西垂畏廪秋。

更经两单阏,尽弃五边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领,往往阻金牛。

嶓冢略逋寇,益昌随解舟。

近犹趋剑阆,远或至渝涪。

弃守侪民旅,奔军齿寇雠。

乱生宁有豸,众溃已无鸠。

伯也伤时久,民兮作己忧。

升沈随分定,行止与天谋。

高尚辞丹诏,低回佐碧油。

封疆资屏翰,原显赖咨诹。

事变方濡首,人情苦掉头。

誓言捐一死,力与障横流。

固分为忠鬼,安能效泣囚。

诀辞贻子弟,壮语骇朋俦。

愤极拳穿扑,兵交血染髅。

不随蜍志在,甘逐远巡游。

志士闻风起,顽夫背面羞。

公身无复憾,疆事更谁筹。

学士标龙直,文阶列禁游。

湛恩沾骨肉,新庙贲林丘。

三禭虽云厚,百身安足酬。

游魂如可作,近事亦知不。

惩败从娄敬,交邻激叛侯。

未论轻汉鼎,长恐误梁瓯。

后吏谁荓螫,前修不憗留。

玉棺行有日,丹旐送无由。

渺渺河山隔,皇皇兄弟求。

非惟在原急,亦为念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