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玉楼春朗读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

【注释】

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评解】

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词中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
片写春日绚丽的景色,颇有精到之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点染得极为生动。下
片抒写寻乐的情趣。全词想象新颖,颇具特色。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沈雄《古今词话》: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
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
其擅名千古也。下片一气贯注,亦是动人轻财寻乐之意。
-----------------------------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 、健朗意境 ,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 ,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 。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 ,一片嫩绿,虽是清晨 ,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 ”的典故 ,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 ,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玉楼春》的诗词大意

城东渐渐让人感觉到风光美好,
战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乐少,
肯吝惜千金轻松一笑?
为您拿着酒劝斜阳,
并且向花间留晚照。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玉楼春》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方岳

南薰独擅水云乡,不许人间别有香。

是草是花开一遍,春风却似欠商量。

宋代:李彭老

载轻寒、低鸣橹。

十里杏花雨。

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

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

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

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唐代:陆龟蒙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宋代:张埴

今朝二供亦相宜,眼底忘忧粲是诗。

有恨春风不相待,山林着在日长时。

宋代:唐文若

山光水色借春妍,登尽参差下九天。

共看玉泉香案吏,重来点检白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