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优校网! 收藏本页 手机访问
今天是:

2025江西头雁教师有哪些保障?

发布于:2025-06-05 09:20浏览量:13858文/优校网

头雁教师有哪些保障?职称、经费、荣誉全覆盖

为支持县中头雁教师扎根基层、引领发展,教育部从经费投入、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培训进修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确保“干得起、留得住、带得动”。本篇将从四方面详细解读头雁教师的保障政策。

一、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地区每人每年 3 万元启动资金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联合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对每位头雁教师提供配套经费,用于工作室建设及活动组织:

• 支持地区范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优先保障;

• 补助标准:每个工作室每年 3 万元,连续 3 年;

• 拨付方式:由省级教育部门每年 6 月底前统一报送材料,基金会于 8 月统一拨款至工作室所在学校;

• 资金用途:

• 教研活动组织(示范课、讲座、研讨会等);

• 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课程包、微课制作等);

• 成员培训及“送教下乡”项目执行等。

每年需提交资金使用计划与绩效评估报告,确保专款专用。

二、职称评审优先:名师通道向“头雁”倾斜

头雁教师将被纳入地方重点培养对象,在职称评审、荣誉评比等方面享有政策优先权:

• 职称评聘:所在省份、县区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中,将优先考虑头雁教师申报;

• 荣誉评选:参与“省级教学名师”“市县级骨干教师”评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 重大项目:在申报省级重点教育改革课题、“国培计划”项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时,可优先遴选参与;

• 评优表彰:参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时,教育部明确将优先考虑头雁教师。

可见,头雁身份不止是职责,还是教师职业发展新的“绿色通道”。

三、培训与指导机制:双导师伴随式成长支持

为确保“头雁”不孤军作战,教育部建立“常态化双导师机制”:

• 学术导师:由本地高校相关专业教授担任,负责教学理论、研究方法指导;

• 教学导师:由地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担任,负责教学设计、课堂优化、教研活动组织等实际问题指导;

• 导师职责:需定期与头雁教师线上线下对接,提供课题研讨、成果评审、课堂点评、教学观察等支持。

这一制度将有效提升头雁教师教研能力和专业影响力。

四、保障机制健全:教学安排、职务晋升、评估退出全程规范

为使头雁教师安心开展工作,教育部同步建立了以下制度机制:

1. 减轻工作量:所在学校须合理安排其教学任务,确保有时间带教、组织教研;

2. 职务晋升倾斜:符合条件的头雁教师可优先推荐为学科组长、教研主任等职务;

3. 考核与退出机制:

• 每年需提交工作总结及自评报告;

• 任期内离岗或调离县中岗位者,取消资格;

• 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下一聘期。

通过制度化管理,确保头雁教师工作“有标准、有平台、有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