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优校网! 收藏本页 手机访问
今天是:
克
克的笔顺
拼音
部首
总笔画数7
笔画
名称 横、竖、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克的笔顺详解

7笔顺
1
2
3
4横折
5
6
7竖弯钩

克的笔画写法

克

克的意思解释

  •  kè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 同本义 [be competent]
    1.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2.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3. 子克家。——《易·蒙》
    4.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5.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6.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7.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3.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的子弟);克明(能察是非)
  4. 能够 [can;be able to]
    1. 克,能也。——《尔雅》
    2. 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3.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郑注:“能也。”
    4.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克化(能够消化);克尽(能够尽力);克协(能够符合;等同);克长(能教诲不倦);克果(能成功,能实现);克承(能够继承);克荷(能够承担);克臬(能奉法行事);克能(能够)
  6. 攻下;战胜;打败 [defeat;overcome;capture]
    1.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2. 郑伯克 段于 鄢。——《左传·隐公元年》
    3. 克,胜也。——《玉篇》
    4. 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5.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
    6. 如云不克。——《诗·大雅·桑柔》
    7.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7. 又如:克伏(降伏,制伏);克伐(侵害);迭克名城;克平(制伏,平定);克胜(克敌制胜)
  8. 克制 [restrain;forbear]
    1.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2.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9. 又如:克心(约束内心);克治(克制私欲邪念)
  10. 迷信说法。认为人生下来有属相相克,有五行相克,命硬的又克父母;害,损伤 [damage]。如:克皮(伤残体肤);克贼(损伤)
  11. 杀 [kill]。如:克奔(斩杀败降的敌人);克殄(歼灭);克翦(歼灭)
  12. 克扣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如:克落(克扣);克除(非法扣除)
  13. 通“剋”。严格限定期限 [set a time limit]
    1.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操》
    2. 克期置酒。——《三国志·张嶷传》
    3.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14. 又如:克期完工;克日(约定或限定时日)

〈名〉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gram]。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2. 另见 kē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