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絺 | 
             | 
          
            | 絺裘 | 
             ⒈ 指夏衣与冬衣。 ⒈ 指夏衣与冬衣。 引 《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夫天门开闔,自古有之,四气相新,絺裘代进。”  | 
          
            | 暑絺 | 
             | 
          
            | 絺绤 | 
             ⒈ 亦作“絺?”。 ⒉ 葛布的统称。葛之细者曰絺,粗者曰绤。引申为葛服。 ⒈ 葛布的统称。葛之细者曰絺,粗者曰綌。引申为葛服。 引 《周礼·地官·掌葛》:“掌葛掌以时徵絺綌之材于山农。” 唐 李白 《黄葛篇》:“闺人费素手,採缉作絺綌,缝为絶国衣,远寄 日南 客。”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譬凌寒而衣絺綌,当涉川而策高车,纳侮招尤,莫此为甚。”  | 
          
            | 絺纩 | 
             ⒈ 葛布与丝绵。指夏衣与冬衣。 ⒈ 葛布与丝绵。指夏衣与冬衣。 引 唐 张说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诗:“《诗》《书》将变俗,絺纊忽弥年。”  | 
          
            | 絺褐 | 
             ⒈ 麻布短衣。 ⒈ 麻布短衣。 引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爰及 唐 虞,犹篤其绪……絺褐其裳,土木其宇。”  | 
          
            | 絺衣 | 
             ⒈ 细葛布衣。 ⒈ 细葛布衣。 引 《史记·五帝本纪》:“尧 乃赐 舜 絺衣,与琴,为筑仓廩,予牛羊。” 张守节 正义:“絺,勑迟反,细葛布衣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九:“絺衣掛萝薜,凉月白纷纷。”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残暑方归篋扇,新凉乍怯絺衣。” ⒉ 周 代五冕服之一。饰以刺绣的贵族礼服。 引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孤卿三章者曰絺衣。絺,紩以为绣也。三章者,衣绣粉米,裳绣黼黻,衣裳皆 | 
          
            | 采絺 | 
             ⒈ 犹彩绣。 ⒈ 犹彩绣。 引 《新唐书·列女传·卢惟清妻徐》:“徐 还乡里,糲食,斥铅膏,采絺不御。”  | 
          
            | 绉絺 | 
             | 
          
            | 絺章饰句 | 
             ⒈ 同“絺句绘章”。 ⒈ 同“絺句绘章”。 引 清 王韬 《<蘅花馆诗录>自序》:“歷观古人作,亦有不尽佳,要其研精殫力,积数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  | 
          
            | 絺巾 | 
             ⒈ 细葛布巾。 ⒈ 细葛布巾。 引 《礼记·丧大记》:“浴用絺巾。” 孔颖达 疏:“浴用絺巾者,絺是细葛,除垢为易,故用之也。”  | 
          
            | 絺章绘句 | 
             ⒈ 同“絺句绘章”。 ⒈ 同“絺句绘章”。 引 宋 真德秀 《谢除翰林学士表》:“变絺章绘句之习,岂薄技之能堪;以救时行道为贤,尚前猷之可仰。”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絺章绘句,抽黄媲白,味则美矣,而不适於用。”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唐 初沿 江 左餘风,絺章绘句,固 卢、骆、王、杨 之特色也。”  | 
          
            | 绤絺 | 
             ⒈ 葛布的统称。 ⒈ 葛布的统称。 引 清 孙枝蔚 《苦雨》诗:“綌絺虽贱人不买,鷫鸘将典吾须审。”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蚕熟温绵帛,蟁驱便綌絺。”  | 
          
            | 絺纻 | 
             ⒈ 麻织物;细葛布。 ⒈ 麻织物;细葛布。 引 《书·禹贡》:“厥贡漆、枲、絺紵。” 《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赐之骏马十六,絺紵三十篋。” 郭璞 注:“絺紵,葛精者。” 唐 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於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每至和糴之时,多支絺紵充直,穷边寒沍,不任衣裘,絶野萧条,无所货鬻。”  | 
          
            | 絺素 | 
             ⒈ 细白葛布。 ⒈ 细白葛布。 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於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  | 
          
            | 单絺 | 
             词语解释 单絺 [ dān chī ] ⒈ 细而薄的葛衣。 引证解释 ⒈ 细而薄的葛衣。  | 
          
            | 絺冕 | 
             ⒈ 古代贵族用的有绣饰的礼帽。 ⒈ 古代贵族用的有绣饰的礼帽。 引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制絺冕以祭社稷也。”  | 
          
            | 絺索 | 
             ⒈ 纷乱貌。 ⒈ 纷乱貌。 引 《古文苑·扬雄<蜀都赋>》:“絺索恍惚。” 章樵 注:“人物併杂。”  | 
          
            | 麤絺 | 
             | 
          
            | 絺辞绘句 | 
             ⒈ 同“絺句绘章”。 ⒈ 同“絺句绘章”。 引 明 宋濂 《<田氏哀慕诗集>序》:“是诗之传……则为移风易俗之益又岂小哉!其视絺辞绘句道淫而宣骄者何如也?”  | 
          
            | 纤絺 | 
             | 
          
            | 絺葛 | 
             ⒈ 葛布。 ⒈ 葛布。 引 《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假令其国出丝絮,则以丝絮偿,其国出絺葛,则以絺葛偿。” 唐 柳宗元 《饶娥碑》:“治絺葛,供女事修整,乡閭敬式。” 宋 黄庭坚 《再和答为之》:“君勿嘲广文,沍寒被絺葛。”  | 
          
            | 絺绘 | 
             词语解释 絺绘 [ chī huì ] ⒈ 见“絺句绘章”。 引证解释 ⒈ 见“絺句绘章”。  | 
          
            | 絺句绘章 | 
             ⒈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⒈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引 《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 江 左餘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卬,故 王 杨 为之伯。”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开元 之间,去雕篆,黜浮华,稍裁以雅正。虽絺句绘章,人既一概,各争所长。” 林纾 《<慎宜轩文集>序》:“而古文一道,又岂为竞胜之具?然人卒莫胜者,载道之文,固非絺句绘章者之所能掩也。” 宋 洪迈 《<唐黄先生文集>序》:“士以操觚显 | 
          
            | 絺绣 | 
             ⒈ 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刺绣。引申为辞采,文采。 ⒈ 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刺绣。引申为辞采,文采。 引 宋 陈深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词华烂絺绣,问学滋新畬。”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子美 诗……譬如上官公服,而有黼黻絺绣,其文彩照人,乃朝端之伟观也。”  |